本期时段:09/16 - 09/26
我的脑子好像是包着硬币的饺子,不把它拿出来我难受啊我(
# 疑?
大概10天前我发了两篇Blog(《自我与价值》和《交往与恐惧》),里面虽然是比较乐观地(大概)提出了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但是其实我内心深处是没底的。因为那些问题,真的困扰了我许久,直到现在我仍旧迷惘着。而我写出的那两篇Blog,仅仅是我当时对较为理想化的情况的看法,或者说是我的幻想。
# 在干什么?要干什么?
经常感觉自己在做一些莫名奇妙的事,一天下来忙的要死,但实际上事情没什么进展,而且这一天说没就没了。
这使我很困惑,我到底在干什么?我到底要干什么?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点肯定的是,我好像经常会一拍脑门说做一件事就去做了,接着在这件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但结果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它是为了什么。
另一个问题大概是对未来的迷茫。我会止不住地去担心未来的一些事情(尽管实际上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但是未来的未知与空虚就是会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所以我经常会试图画饼来弥补这个空洞,尽管多数情况我并不会去行动)。
#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
之前发的《自我与价值》里,我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了对那些问题的一些可能有效的建议,算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理论。然而,到了真正去试图践行它的时候,我察觉到我是真的很难去做到。做出改变真的需要太大的勇气,需要离开甚至推翻自己的舒适区,因此即使我心里明明十分向往成为那样的自己,但是却仍旧迁就于并不满意的现状。
大概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动机或动力?
# 悟!
当然了,经过近期一段时间的探讨与左右脑互博,对于一些问题,我也大概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 得与失
之前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对于同等价值的东西,得到它与失去它,往往是后者带来的情绪影响更大。
思考了几个晚上,我发现确实是如此。
评估一件事的价值,人们往往在意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是否行动,却更在意它会让我们失去什么。对失去的恐惧往往会压制得到带来的喜悦。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即使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却往往更倾向于停留在并不完美的现状。
再仔细想一想,其实愿不愿意改变自己、人际关系与感情都可以用这个观点来解释。害怕失去现有的舒适,所以不愿改变(应该不止我是这样吧);害怕失去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宁愿处于当前这个较低亲密程度的状态(比如……保持边界感、“驰骋有度”、暗恋?)。
# 25/09/27修订:
回头看了一下这段确实写得有点……暧昧?但是的确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仅仅是研究,请勿过度解读
可能我的脑回路比较清奇,昨天没有察觉到还能这么解读(也有可能是昨天太困了没注意到)
也不排除潜意识里可能有这个想法的微小可能,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问就是没经历过)
——写于25/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