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时段:09/28 - 10/02
(没有时间线索,想到啥说啥)

# 思想与生存

我其实很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们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何而来?好巧不巧,最近对家人有了一点点情绪。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和几个朋友交换了一下想法,我大概得出了一个模糊的结论——人们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们的生存方式的影响。

以下只是针对我经历的这个情况的分析,因为我目前只能拿出我自己的例子了。

# 思想的传承

中国有句古话(不是“西西物者魏俊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谚语,“Like father,like son”。都说明了一件事,子代总会继承父代的一些东西。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大概是包括思想的。
几千年来,我们始终传承着孝悌之道。在古代,父母的思想是不容忤逆的。传承至今天,我们从小被灌输着大人说的都是对的的思想,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形成了大人们这么做一定有他们的道理的观念。以致于我们去和他们交流那些让自己不太舒服的事时,往往会得到那是你的脾气不好的回答,甚至我们还会进行自我反思,试图纠正自己的问题。

成为大人之后(也可能更早,比如我大概在初三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我们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大人们说的话,往往并不是全部正确的
无论哪个世代,单听大人的话,虽不能飞黄腾达,但已是足够的谋生之道。而问题在于,这也就意味着思想的传承,乃至于阶层的传承,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但如今,时代已经变了。教育开始普及,新的思想开始冲击旧有观念。父辈们看到这一点,也开始希望让自己的子女通过读书走到更高的阶层,过更好的生活。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初代人,也成为了开始创业的first generation,从某种意义上,也算得上白手起家。我们所经历的,已经开始明显不同于他们所经历的,很多都没有前车之鉴。而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试图用他们吃过的盐来指导我们走过的路,试图拿他们的经验来为我们铺路。在过去,这种做法或许可行;但在这个时代,规则已经变了,这些套路已经不再奏效了,更何况对于first generation?

我不是批判父母的这种想法与做法,为孩子着想是为人父母的最基本的原则,它本身没错。但是,如果因此约束了孩子们的自由发展,限制了孩子们的自主思考,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每个人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不同,适用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这是哲学先贤们得出的一个重要理论。

所以,在此忠告天下所有父母:

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有过强的控制欲。铺好的路虽平坦,但没有沉浮的人生,未免太过无聊。

# 读书的意义

前面提到了教育的普及,这也不禁让我思考读书的意义。
在过去,我对这个问题十分迷茫。读了13年书,却回答不上这个问题,显得属实有些说不过去。而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终于能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了: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有自主思考与自由选择的可能。

读书可能并不能让你暴富,并不能让你跨越好几个阶层。但是,它至少可以让我们有选择新的生存方式的可能,至少可以让我们有思考人生、感受人生的资本,更重要的,至少可以让我们不被淹没在时代发展变迁的洪流中,不被历史吞没


不过当然,想让父辈们再去做出改变显然不太现实,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已。我同情他们,我理解他们,也为他们感到悲哀……
庆幸的是,身为first generation的我也算走出来了……

# 难以抚平的伤口?

另一部分又是关于人际交往的话题。老规矩,先叠甲(/doge):

我在这方面的认知可能比较浅薄或是过于理想化,仅仅表达个人看法。

还是好久之前提到的那个问题:恋爱关系被拒绝或是分手后,还能继续做朋友吗?

过去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非常浅薄,非常理想化,或者说,是将双方的道德标准放在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去分析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理想化的情况几乎根本不可能出现。我也向几个朋友咨询了这个问题,讨论之后对它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看法。

首先给出我的答案:能,但对大多数人,大概比较难以做回过去的朋友了

这好比把胶带粘在墙上,即使你再怎么细腻地剥离它,也一定会留下痕迹。一段关系的终止,必然会对双方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伤痛存在的。即使互相都承认“过去的就过去了”,但是这个隐藏的伤痛,却会永远地留在潜意识里,并在某个时候背刺你。越纯情,伤痛就会埋得越深。

当然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了。这个伤口虽然难以抚平,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包扎。双方进行一下耐心、有效、真诚的沟通,互相体谅对方的感受,并给彼此足够的时间,朋友关系还是有挽回的可能的。

以及,也没必要过度在意分手带来的伤害。分手(注意不是离婚)不是任何一方的错,只是在互相深入交流与理解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难以磨合的棱角而已。分手可能真的只是因为相性不合(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解释,类似电波),而不是哪一方的这个人本身有问题。所以不要因为它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之中,即便真的要改变自己的一些问题,前提也是要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更好)。

因为我暂时没有任何情感经历,所以这个问题我只能思考到这个层面,可能有很大的纰漏,还望不吝赐教。